西安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,在隋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修建而成。洪武皇帝也就是朱元璋,安徽凤阳人,明朝开国皇帝。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统治,建立大明王朝,都城在应天府,也即现在的南京。他为了巩固老朱家江山,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各地,封到西安的就称秦王。
朱元璋派次子朱樉坐镇西北,将奉元路改为西安府,并采纳了谋士提出“高筑墙、广积粮、缓称王”的建议。洪武七年,也就是1374年,明朝开始修建西安城墙,历史上城墙饱经战火蹂躏,多次损毁,修复后的城墙蔚为壮观。
后来有句俗语“汉冢唐塔猪(朱)打圈”,说的就是老朱家广修城墙这件事,全国多座城墙都是他家修的,与西安城墙联合申遗的南京城墙也修建于那时。
国民革命时期,西安城墙对保护百姓免受军阀侵害的意义重大。1926年,河南军阀刘镇华带兵围了西安城,西安军民浴血奋战,誓死卫城。后来于右任、井勿幕等仁人志士多方奔走,冯玉祥将军率军解围。
在那段艰难的血泪记忆中,西安前后围城八个月,五万亡魂葬身城下,但军阀攻占西安的阴谋终究没有实现。建国后八十年代,城墙修葺一新,每一块城砖都将责任落实到个人,所以走在城墙上,常会看到蓝田县李某某,户县张某某等字样。
作为现存规模最大,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,西安城墙拟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西安城墙全长13.74公里,每年举办国际城墙马拉松赛,过年期间还有彩灯展览。
西安城墙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冷知识,比如很多人还不知道西安城墙有多少个门,其实西安城墙共有十八个门,那么这些门又有什么来历呢?
明代四门
朱元璋本意就是要藩王镇守四方,因此作为西北龙头的西安,肯定要格外重视,西安城墙的建设工程当然要作为重点。洪武年间修建的城墙有四座城门,分别为长乐门、安远门、永宁门和安定门,取“长安永定”之意。
长乐门,即城墙东门,“长乐”带有祈福大明江山长久欢乐之意,不幸的是,明末闯王从此门攻陷西安,清顺治年间,对东门城门进行过重修。
安远门,即城墙北门,“安远”意指要边远少数民族归顺朝廷,对他们采取安抚怀柔的政策。
永宁门,即城墙南门,作为网红的它,想必并不陌生。但恐怕没人注意到,南门很少打开,因为南方主火,为免火灾,关闭南门,永保安宁。
安定门,即城墙西门,“安定”二字寓意西北边疆安泰康定,西门箭楼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。
民国四门
民国时期,在已有基础上,西安城墙又开辟四门,后来称为“四小门”,分别为中山门、玉祥门、中正门和勿幕门,这四座门和军政人物颇有渊源。
中山门,即“小东门”,由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将军倡议开辟,以纪念国民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。
玉祥门,即“小西门”,由时任陕西省主席宋哲元倡议开辟,以纪念冯玉祥将军解西安“八月围城”之功。
中正门,即“小北门”,后来也叫解放门,民国23年,陇海铁路通车西安,为了便于连接火车站广场,开辟中正门。
勿幕门,即“小南门”,井勿幕先生是辛亥革命先烈,先生捐躯赴国,视死如归,为国民革命立下赫赫功劳。
新中国十门
新中国成立后,先后又开辟了十处城门,按起名大体上可分为三组。第一组文昌门、和平门、建国门和朝阳门,第二组尚勤门、尚俭门、尚德门和尚武门,第三组含光门和朱雀门。
文昌门,原为抗战时期开辟的防空洞,后为便于交通,将其贯通。因其临近文庙碑林,取名“文昌”,大有文化昌盛之意。
和平门,开辟之初,也是为了便于交通,但同时表达了建国后人们对和平的渴望。
建国门,也是防空之用,因其对着建国路而得名。
朝阳门,取名则很明显,因其向东,是西安城最早见到朝阳的门。
尚勤门、尚俭门和尚德门都和西安火车站有关,为了便于人来车往而建,尚武门则由防空洞贯通而来。“尚”字命名四门,是西安人四大精神品质的体现,即勤劳、俭朴、厚德和勇武。
含光门和朱雀门的命名则来源于唐长安皇城,附近为唐时含光门和朱雀门的遗址,在含光门遗址博物馆里,宽阔的门洞遗址,可以看出盛唐的繁荣昌盛。
朱雀门遗址距离现今朱雀门东50米处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。
谝完了城墙十八门的来历,才发现西安城有太多故事,这也正是十三朝古都独特的魅力。
傍晚约上三五个好友,
去环城公园溜达,
登上西安城墙,
去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沧桑!